由我校、美国芝加哥大学和德国波恩大学组成的课题组在我国内蒙古宁城道虎沟距今约1.65亿年的中侏罗世地层中,首次发现原始形哺乳动物--“哺乳形巨齿兽”化石(Megaconus mammaliaformis ) 。这一新发现以《侏罗纪哺乳形动物和最早期哺乳动物的演化适应》为题、于8月8日在英国《自然》(Nature)杂志发表。该论文是由我院青年古脊椎动物专家周长付博士和伍少远博士、国际著名古哺乳动物学家芝加哥大学罗哲西教授和波恩大学T. 马丁教授共同合作完成。
哺乳类形态特征的起源可追溯至晚三叠世和侏罗纪的原始形哺乳动物化石。原始形哺乳动物的重要科学意义在于它们代表了哺乳动物最原始形态特征。这为追溯的哺乳动物的起源和最早期哺乳类宏观演化提供化石证据。原始形哺乳动物很少有保存头颅和肢体骨骼,更少有毛发保存成为化石。“巨齿兽”是最原始的小贼兽支系(Haramiyida)仅有的完整的头颅和骨骼,是这一类群化石的十分珍贵的重要发现。
新发现的“巨齿兽” 体长约30公分,体重估计约250克.它的臼齿有多列的瘤齿,显现了杂食性和食草性。它下颌前臼齿发育一个大而弯曲的齿尖,表明有戳刺能力。它的下颌式中耳以及原始的踝关节表明哺乳动物祖先型特征。但“巨齿兽“的臼齿已高度特化,具有愈合的高冠型齿根和上下牙齿颌精确咬合,表明原始形哺乳动物已有十分进步的齿形分异和食性的功能适应。“巨齿兽“的胫骨和腓骨的两端已经愈合,其骨骼特征类似于现生犰狳类或蹄兔类,特别是与非洲现生的岩蹄兔的地栖生活方式和习性近似,但“巨齿兽”的体型要比非洲岩蹄兔更“苗条”些。“巨齿兽“的后肢骨胳具有一个大的跗骨刺,很像现生哺乳动物鸭嘴兽的跗骨毒刺,这可能是为防御而具有的特征。
新发现的“巨齿兽”骨架的周围多处保存有毛发印痕,腹部保存有裸露的皮肤褶皱;据此推测巨齿兽很有可能具有一个裸露的腹部,但目前还无法推测是否发育有育儿袋。毛皮和其它皮肤衍生物(如跗骨毒刺),证实了早期原始形哺乳动物已广泛具有哺乳类皮肤结构。
我国东北部地区(包括内蒙古东部和辽西)是世界上的原始哺乳动物化石的重要发祥地之一。该地区侏罗纪原始形哺乳动物化石的相继发现为研究全球哺乳动物起源与早期演化提供了宝贵的化石证据。2006年中、美古生物学家曾在内蒙古道虎沟等地中侏罗世地层发现了原始哺乳动物“狸尾兽”等,但“巨齿兽”的肩胛骨较之更为原始、跟骨突很短、且该类群(小贼兽目)出现较早,其牙齿化石曾在欧洲距今约2.1亿年的晚三叠世发现。
本次发现的“巨齿兽”的正型标本保存在我校辽宁古生物博物馆。
近年来我校在鸟类起源、被子植物早期演化及哺乳动物起源等研究领域取得了一批国际水平的科研成果,已在国际权威学术刊物——英国《自然》杂志发表3篇论文,并在《美国科学院院刊》(PNAS)、《北美古脊椎动物学报》(JVP)、美国《国际植物学杂志》(IJBS)等发表多篇论文,成果曾入选“中国高校十大科技进展”和两院院士评选的“世界/中国十大科技新闻”。针对辽宁作为古生物“大省”亟待加强古生物科研和人才力量的实际需要,在短短几年内,我校先后成立了古生物研究所和我国唯一一所“古生物学院”,并与辽宁省国土资源厅共建了我国迄今规模最大的古生物博物馆;2012年起又获批建设了国土资源部和辽宁省的两个古生物重点实验室;集聚了一批国内外优秀人才。我校古生物学科带头人,我院院长孙革教授是国际著名古植物学家、中国古生物学会副理事长、教育部一等奖和“李四光奖”获得者、曾任国际古植物学会副主席;古鸟类学科带头人胡东宇博士毕业于日本北海道大学,古无脊椎动物学科带头人段冶博士毕业于澳大利亚迪肯大学,古爬行和古哺乳动物学科带头人周长付博士来自北京大学。一大批优秀人才的引进为我校古生物学科的“异军突起”带来了勃勃生机。我校在学科建设的新起色被誉为“新沈师现象”。
哺乳形巨齿兽(Megaconus ammaliaformis)
上:骨架复原图; 中:化石; 下:复原图(赵闯绘)